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正版叛逆孩子学校如何弄

王老师发现部分学生过分依恋手机,严重影响到了身心健康和学习。他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向手机说拜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上网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号召家长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有同学自制能力差,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家长也监管不力。王老师就找他促膝谈心,直到他认识到玩手机游戏的危害性,高兴地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很快,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起来,成绩有了大幅的提升。已经有相关部门出台了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可家长也要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恰当使用电子产品。如今家庭教育已经正式立法,家长们也要对学生的教育上心,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ASD的孩子特别焦虑,不想去上学(我现在很少看公众号和知乎,我一般在瑞典的ins上面,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里有人,条件允许,真的可以考虑让孩子早点放学回家,或者一周有一天呆在家里,我在ins上看到有一个瑞典妈妈,她是每周三在家工作,孩子也在家呆一天,缓缓,这样还能保证一周四天上学,孩子的焦虑也能稍微降低一点点。

现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让人沉迷。如果觉得手机、游戏阻碍了你学习的步伐,请在学习时,把手机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还专门设有自习室,你可以放下手机,到自习室去学习,相信里面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起你对学习的热情。悄悄告诉你,在山顶(超市旁)和明辨楼(明辨四栋4楼)都设有自习室哦,快快去学习吧!

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情就会苦闷,就会无心学习,成绩就会落下,最终变成厌学晴雪。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学习挫败感、缺玩伴等,找到原因后,给予补偿。

长春家长们,你觉得现阶段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是学业压力过大,孩子厌学;二是遭受校园霸凌;三是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网络;四是缺少关爱与沟通;五是抗压能力不好。你觉得是以上哪一点?欢迎文末留言!

其实不是孩子不愿读书,而是他们生活在一个不重视教育的环境里,父母的观念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让孩子认为读书无用,而荒废了学业。

孩子上幼儿园通常是,孩子与妈妈的第一次长时间分离,这时候妈妈会感到悲伤,而且有强烈的负罪感。一些妈妈分离焦虑甚至强于孩子,孩子是擅于“察言观色”,妈妈的焦虑被孩子捕捉到,会引燃孩子对幼儿园焦虑的情绪。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耐心地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这样孩子才会说出真心话,父母才能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