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学校电话有办法吗

在上学之前的过渡期的培养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有一个基本认知,形成从心态、习惯、能力等多方面的过渡。如果读完全书,你依然不同意小学比初中、高中更重要,那也没关系。至少有一句话,相信你一定会认同:像孩子上学升级一样,家长也需要修炼进阶。

有一些观念需要家长转变。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说“全靠老师了”。自己只管料理孩子“。自己只管料理孩子的生活,很少询问孩子的情况。个别家长还出现了不愿管孩子、管不了孩子,等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

吴妈妈看着孩子学习痛苦,自己也不好受,对孩子说如果真的不喜欢上学,不想学习的话,我们就不学了,但是孩子自己不愿意。

“如何与孩子很好相处,的确是困扰家长们的难题。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大都源于家庭教育的错位。”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湖州37度心理(全省首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公益平台)负责人费为群说,“就拿去年年初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来说,孩子和家长一天到晚都在家里,亲子冲突明显增加了,前来咨询的家长多了不少。”

孩子不愿写作业不愿学习时,同样采取不含敌意的坚决态度。等孩子的情绪缓和了,再学习和写作业。如果孩子在家长的训斥下带着被压抑的愤怒委屈去学习和写作业,的确如同炼狱啊。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给小孩提供生活环境,给小孩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对孩子有期望也天经地义,孩子完不成父母的期待,正是孩子的原因,打一下孩子是人之常情的。

关于孩子假期手机使用的问题,家长应与孩子制定假期手机使用计划,加强正面教育及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并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想到假期已“余额”不足,一些孩子“措手不及”,有的忐忑不安,有的甚至出现厌学和抵触情绪。心理专家提醒,“开学综合征”现象很普遍,在开学前这段时间,家长不妨来点“仪式感”,跟孩子步调一致,引导、陪伴孩子调整状态。催孩子收心也需要一个过程,新学期开始的前后一两周,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帮助孩子循序渐进进入学习状态。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