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科技通报军事化学校的好处有方法吗

宅家防疫期间,老师都成了“主播”,家长变成了“班主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逼疯了许多家长。调查显示:90%的家长认为教育自己孩子能力不足,效果不佳,学校才是孩子真正学习的地方,老师也不容易,真是太伟大了,能育好几十个“小少爷”。因此,出现了家长焦虑潮,都盼着,早点把孩子送回学校,交给老师!还有一种是家长不负责任,老师不但要教孩子知识,还要负责一些日常琐事,和家长沟通家长也不管,说多了还嫌老师管的宽!这样的家庭,只生不管,单靠学校方面想教好孩子,真的很难!

孩子们即将进入一个崭新学期,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呢?——开学在即,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远离入园焦虑呢?

1.对于所有在家的孩子,他是不去上学了,但一定要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家长要敢于给孩子提一些要求,做他该做的事儿,比如:照顾父母、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他可以不学习,不能啥也不干。家长关注的是他能干点啥,而不是盯着他的学习,盯着他什么时候去上学。越盯家长会越焦虑,因为这是孩子暂时做不到的。

2.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周晓璇医生解释,疫情期间,因隔离在家或减少外出,缺少和人的交往,让人的行为和认知受限,社会支持系统缺失,会让孩子产生一些恐慌、害怕、焦虑等情绪。长时间和家人们在一个空间,生活、学习的点滴都在眼皮底下,会让孩子感觉时刻被盯着,有坐牢被监视的感觉,也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又会伴随着一些社会功能的丧失,例如: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上学/工作等。

3.在最近的语单词王比赛中,孩子考了100分,高兴的不得了。我明白成绩不是主要的,兴趣才是学好语的关键,这种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对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收获。所以我问孩子:“你是不是喜欢每天早上在路上,我问你单词?”孩子说:“在记单词的同时,我更喜欢和妈妈一起散着步上学。”

4.送孩子上过学的家长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天早上“抓猪”式上学,孩子各种哭声、喊叫声、以及各种理由,各种“小作”,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不想去幼儿园的心声。如果孩子一直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上火、拉肚子,睡眠不足等问题,严重的话孩子还会生病。

5.2.用绘本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可以通过《我好担心》、《小阿力的大学校》、《一口袋的吻》、《汤姆上幼儿园》等绘本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减轻初入园时焦虑情绪。如在《一口袋的吻》中:“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就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吻,想象妈妈就在你身边。”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职责其实有些不同,学校主要负责专业知识的授课,家长要监督孩子的品行、性格培养。双方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尽量不要干涉对方的教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要合理沟通。教育孩子成才成人才是主要目的,不要掺杂着其他的私心。

分离焦虑是孩子上学必有的情绪,父母不要过于担忧,最好的方式就是""狠""和“迂回”,否则你的每一次不舍得,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哭闹。

先不用焦虑,我家两个孩子,实际上我家孩子自从上学后,我就报过几次辅导班,其实也不理想,所以辅导是否被禁止我一点都不关心的。

不希望并不代表悲剧不会发生,由于学业的压力,教育的偏颇,现在全国有多少孩子变得烦躁、焦虑、抑郁、厌学和自私?很多老师、家长也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却无能为力。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