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素质教育学校怎么样咋办

对于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不应责备,也不用过度担心。面对孩子的“开学综合征”,家长应顺其自然,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焦虑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孩子意识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逐渐习惯了上课的作息时间,建立起与新同学的人际关系,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新知识,则能慢慢树立信心、放松心情,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对于情况严重的孩子,如持续的严重失眠、焦虑不安、严重的躯体症状或精神恍惚抑郁等,家长应引起注意,可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适当配合心理咨询,减少孩子的焦虑、恐惧症状。另一方面,家长们的焦虑还来自于家长之间的相互猜测。因为在“双减”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吃小灶”或以各种隐蔽的方式给孩子“开小班”,以使自己的孩子暗中走在前面。而没有这样做的家长就会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从而焦虑。

《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一书中,很多孩子们开始也不愿意阅读,但是老师循循善诱,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爱上读书。

1.OK智慧学习机智能分析学习数据找出孩子不会的知识点,快速定位孩子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根据孩子不会的,学习机智能推荐微课、习题内容,让孩子只练该练的,为孩子定制专属学习内容,查缺补漏。

2.曾经教过一名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父亲、奶奶一起生活,家长忙于生计不能兼顾孩子的学习,因疫情影响,一学期的居家学习时间白白荒废,开学后学习跟不上,由于知识断层,上课听不懂,对学习失去信心。不听讲、不完成作业,我任教她们班的课程后,每节课都会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或他聊天,或指导他完成各科作业。课上为他创造回答问题机会,随时鼓励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孩子喜欢上了我任教的课程,乐于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让孩子充满自信,爱上学习,是教师最幸福的事情。

3.孩子为什么容易对学习没兴趣?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优势能力?如何培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学习动力?7月17日,长三角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上海奉贤站)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教授田宏杰针对孩子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问题,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和家长分享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方,对症下药,帮助孩子爱上学习,最终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超越。解放路小学发动家长积极收看,撰写体会。

4.还有一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孩子感觉到学习没有意义。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情况,那么家长就要想办把学习和孩子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他学习的同时也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孩子感觉到人生是有趣的且有意义的。

5.我们作为家长也需要学习,父母只有先成长自己,有了好的状态才能更有助于应对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在现在“双减”的同时,我也会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的自信,家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以后会尽力陪孩子一块学习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焦虑不安——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自己仍不舍得离开,在门口或教室外的隐蔽位置悄悄观察情况,焦躁不安。有些家长表现出心神不宁,总希望再抱一下、再望一眼;有时为了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

作为家长,如果你企图将幼儿园的老师看作孩子的保姆,那么她们也会不留情面,将孩子退回来。要知道,孩子去幼儿园,会适当地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地衔接小学课程,不掉队。

广州市润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家长所担心的班级孩子学习成绩分化,未来确实有可能发生,因为孩子的成绩除了受到学校教学水平的影响外,家庭教育中的合理引导、环境熏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班级孩子学习成绩出现分化不是“双减”带来的,而是由于不同家庭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度不同,部分家庭中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引导和陪伴意识,导致孩子学习意识和良好习惯没有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培养。所以归根结底,家长们最关键的还是要调整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国家推出《家庭教育促进》,其意义正在于此。

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鼓励孩子持续学习,我们的家庭教育从这些地方出发,一定能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