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改造学校咋搞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家不听话,在学校却很听老师的话,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关系?每次上学放学,必须由3个家长带领孩子们爬藤梯,前面的家长带路,中间的家长看护,后面的家长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针对孩子们在作文练习课上的畏难和厌学表现,在详细了解了原因以后,有一趟作文练习课,我和学生们说,今天的作文题目就是写一篇童话故事,字数不限。老师准备了作文本,和你们一起写怎么样?孩子们都十分好奇,我真的拿出了作文本,坐在讲台上写了起来。一开始,有学生偷偷瞄我。在写了两段以后,我举起作文本说:老师是真的在写作文,大家可以监督,看看老师已经写了多少字呢?再看看你们的本子上,我看看下课前,有没有同学能够完成一篇童话作文。

为什么孩子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学习?如何让孩子愿意学习,解放这一批心累的“陪读老母亲”?着名心理咨询专家陈默老师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一针见血的答案。

2020年11月份,当发现孩子厌学和抑郁的情况后,感觉是愤怒的、难过的。于是各处求医求解。得出结论:“焦虑的妈妈是孩子抑郁厌学的主要原因”。遂要求孩子妈妈去医院检查,还真是焦虑。这就更坚定了让孩子妈妈治愈焦虑的想,让孩子妈去心理咨询,学习心理学知识提升......同时,不断的像个咨询师一样用心理学知识给予建议。

比如孩子调皮,有些家长认为老师的问题:孩子上学后,所有的问题,老师应该在日常相处的细节中发现并帮其改正,这是老师的责任。意思是孩子不好,就是老师没教育好。

很多人发生这样的问题,很多父母遇到这样的问题,第一个焦点就是把问题放在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有毛病,孩子不好,希望孩子改变,有劝的,有讲道理的,有骂的,有打的,甚至,我还遇见到过,唉,爸爸也是高级知识分子,恨的他爸爸拿绳子把孩子脚捆上,从楼上一直拖到楼下,好不好用呢?那天确实是上学了,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不上学,基本上使用暴力,最后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

在现实中,细心观察,这样的父母比比皆是。虽然没有人喜欢剧中的田雨岚,但在实际中,很多人却活成了她的模样。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仅有6%为不焦虑。调查结果还显示,家长最焦虑的年龄段集中在幼儿和小学阶段。

除此之外,家长们想要松孩子上学,还要看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否足够,观看孩子能不能学会知识,假如孩子一点都不理解的话,还是要求孩子在家中在多进行一些巩固也不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